2015年6月26日下午14:30,市城鄉建委在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求實樓召開了2015年全市村鎮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由村鎮建設處副處長馮趙主持,委黨組成員、主任助理張其悅出席會議并講話,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村鎮建設科負責人,全國重點鎮、市級中心鎮主要領導共240余人參加了會議,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中國建設報等媒體進行了報道。
會上,馮趙副處長就當前村鎮建設若干工作任務提出了要求,重點就村鎮建設“十三五”規劃編制、《重慶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學習宣貫、農村危房改造、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中國傳統村落申報及保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加快推進全國重點鎮建設、促進市級中心鎮有序發展、做好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申報、加大對區縣和村鎮指導、加強村鎮的宣傳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安排。
受程志毅主任的委托,張其悅主任助理回顧總結了村鎮建設工作:一是小城鎮發揮了應有作用。中心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90%的中心鎮已實現“561工程”全覆蓋,促進了周邊村鎮產業、資金、勞動力向中心鎮集中。二是農村危房改造造福廣大群眾。作為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2件民生實事之一,我市的農村危房改造既重“面子”、更重“里子”,全市已累計改造農村危房70.93萬戶,約250萬群眾從中受益。三是農民新村建設營造了美麗鄉村風貌。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100個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建設,示范帶動其他農民新村建設,全市已累計建成1571個農民新村,其中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200個。四是傳統文脈得以保護和傳承。我委積極推動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申報數量居全國前列。將24個國家級名鎮納入中心鎮體系并享受相應扶持政策,每鎮每年給予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并爭取中央專項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傳統村落保護。將“名鎮名村保護管理”列入《重慶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專章,并牽頭起草了《重慶市名鎮名村管理辦法》,使名鎮名村保護工作上升到法律法規層面。
隨后,他就當前村鎮建設工作面臨的形勢進行了分析,對新型城鎮化、五大功能區、特色小城鎮、農民新村等方面進行了政策研判和解讀,尤其是傳達學習了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6月19日孫政才書記在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的講話精神,就村鎮工作如何配合扶貧工作大局進行了重點闡述和針對性部署。最后,他對下一步村鎮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重點就如何把好中心鎮項目選擇申報、農村危房改造審計廉政、農民新村及市級示范點品質、名鎮名村及傳統村落文化挖掘和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強調。
會上,馮趙副處長就當前村鎮建設若干工作任務提出了要求,重點就村鎮建設“十三五”規劃編制、《重慶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學習宣貫、農村危房改造、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中國傳統村落申報及保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加快推進全國重點鎮建設、促進市級中心鎮有序發展、做好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申報、加大對區縣和村鎮指導、加強村鎮的宣傳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安排。
受程志毅主任的委托,張其悅主任助理回顧總結了村鎮建設工作:一是小城鎮發揮了應有作用。中心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90%的中心鎮已實現“561工程”全覆蓋,促進了周邊村鎮產業、資金、勞動力向中心鎮集中。二是農村危房改造造福廣大群眾。作為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2件民生實事之一,我市的農村危房改造既重“面子”、更重“里子”,全市已累計改造農村危房70.93萬戶,約250萬群眾從中受益。三是農民新村建設營造了美麗鄉村風貌。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100個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建設,示范帶動其他農民新村建設,全市已累計建成1571個農民新村,其中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200個。四是傳統文脈得以保護和傳承。我委積極推動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申報數量居全國前列。將24個國家級名鎮納入中心鎮體系并享受相應扶持政策,每鎮每年給予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并爭取中央專項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傳統村落保護。將“名鎮名村保護管理”列入《重慶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專章,并牽頭起草了《重慶市名鎮名村管理辦法》,使名鎮名村保護工作上升到法律法規層面。
隨后,他就當前村鎮建設工作面臨的形勢進行了分析,對新型城鎮化、五大功能區、特色小城鎮、農民新村等方面進行了政策研判和解讀,尤其是傳達學習了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6月19日孫政才書記在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的講話精神,就村鎮工作如何配合扶貧工作大局進行了重點闡述和針對性部署。最后,他對下一步村鎮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重點就如何把好中心鎮項目選擇申報、農村危房改造審計廉政、農民新村及市級示范點品質、名鎮名村及傳統村落文化挖掘和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強調。